本报记者 庞慧敏 本报通讯员 黄昱丞 罗婕配资公司电话
8月20日上午10时,骄阳似火,毒辣的阳光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燥热的气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钦州电务段钦州普铁通信车间的通信工熊国豪、金仁军,手持镰刀、提着油桶,与现场防护员兰雅婷等人组成“突击队”,乘坐工程车向着黎钦线90+700直放站驶去,他们要去给那里的通信铁塔精心“理发”。
铁路通信铁塔,是保障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神经中枢”。它们肩负着传输列车运行控制信息、调度指挥指令以及乘客通信服务等重要功能,能确保列车在高速行驶中与地面控制中心实现实时、精准的通信,是铁路正常安全运行不可或缺的坚实保障。这些通信铁塔大多矗立在远离市区的深山老林之中,车辆往往难以直达塔基位置。每次进行维护作业,工区人员都得徒步穿越崎岖的山林,单程耗时至少30分钟,再加上携带工具以及往返的时间,常常需要1个小时以上,路途的艰辛可想而知。
“春天的时候清理过一回,没想到草长得这么快。”工程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40分钟后抵达了目的地,放眼望去,铁路栅栏外的直放站铁塔完全被茂密的杂草包围,两侧的杂草比人还高,已经完全看不见之前清理的痕迹。熊国豪一行人排成一列,一边用手拨开杂草,一边挥舞镰刀开辟道路,待钻过一个两米高的杂草丛,才终于抵达铁塔底部。
“咔、咔”的割草声在山林中此起彼伏,熊国豪费力地砍着一棵桉树,其枝叶已经快要侵入直放站安全范围。
经过半小时的“精心修剪”,铁塔和直放站四周的杂草终于被清理干净。但这群“美容师”的工作还没结束,他们又拿起油桶,开始为附近的光缆标桩重新刷漆,这些标识是光缆走向的指引,也是后续维护检修的重要依据,就像为光缆径路“画导航”。
时间已到正午,太阳依旧火辣。大家取出从单位食堂打包的两袋午餐:几个热乎乎的包子、馒头,还有几个棕色带馅的面包。阳光下配资公司电话,他们那沾满草屑的工作服和沾着油漆的双手格外醒目。这群特殊的“美容师”,用辛勤的汗水为通信设备“修面理发”“描眉画眼”,默默守护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路通信安全,为每一趟列车的平安通行保驾护航。
优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